我想种植药材白芨种苗在哪里买的
2800的海拔可以种植白芨的。 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多生于海拔100-32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栋树林或针叶林下。海拔2800的地区并没有超出白芨生长的最高海拔。
白芨又名地螺蛳,为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呈螺蛳状。白芨以块茎供药用,具有补肺止血、消肿生肌等功能的常用中药。主产于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现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白芨原产中国,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产自连云港、南通、南京、句容、宜兴、溧阳、上海、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和贵州。现在,北方的河南、山东,陕西等地也出现种植的热潮。
商丘适合种植白芨,商丘的土壤,气候海拔适合种白笈,长江中下游地区能露地栽培。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夏季高温干旱时叶片容易枯黄。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
一、白芨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白芨喜温暖、阴凉和较阴湿的环境,不耐寒。常常野生在丘陵和低山地区的溪河两岸、山坡草丛中及疏林下。故应选择肥沃、疏松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栽培,要求栽培在阴坡或较阴湿的地块。
二、栽培
(一)选地与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以及阴湿的地块种植。前一季作物收获后,翻耕土壤 20公分以上,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 1500-20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在栽种前,再浅耕1次,然后整细耙平。
(二)种植方法 在生产上,白芨主要用其块茎繁殖。在贵州地区,一般在9-10月份收获时,选择当年生具有老秆和嫩芽、无虫蛀、无采挖伤者作种植材料,随挖随栽。在整好的地上开宽1米左右、高30公分左右的厢,按行距约30公分、窝距30公分左右挖窝,窝深10公分左右,窝底要平。将具嫩芽的块茎分切成小块,每块需有芽1-2个,每窝栽种茎3个,平摆窝底,各个茎秆靠近,芽嘴向外,成三角形错开。栽后覆细肥土或火灰土,浇一次腐熟稀薄人畜粪水,然后盖土与厢面齐平。
三、田间管理
1. 中耕除草 白芨植株矮小,压不住杂草,故要注意中耕除草,一般每年4次。第一次在3-4月出苗后;第二次在6月生长旺盛时,因此时杂草生长快,白芨幼苗又矮小,要及时出尽杂草,避免草荒;第三次在8-9月;第四次结合收获间作的作物浅锄厢面,铲除杂草。每次中耕都要浅锄,以免伤芽伤根。
2. 水分管理 白芨喜阴湿环境,栽培地要经常保持湿润,遇天气干旱及时浇水。7-9月干旱时,早晚各浇一次水。白芨又怕涝,雨季或每次大雨后及时疏沟排除多余的积水,避免烂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