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一斤二两左右果木烤鸭,长15厘米,宽10厘米左右,味道是很不错的,肉质鲜美,外皮酥脆吃起来口感是很不错的。
一只烤鸭有三四斤。
一只烤鸭大概有3-4斤左右。因为烤鸭一般大概在7折烤熟的比例。
果木烤鸭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烤鸭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华美食,其制作技艺和口味特点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传承。以下是果木烤鸭发展史的简要概述:
1. 古代:早在公元前 1500 年的商朝,中国就有了烤鸭的雏形。当时,人们用火烤制整只鸭子,这是一种最原始的烤鸭方式。
2. 南宋时期:烤鸭开始被制成烤鸭片,用于药用和佐餐。这一时期的烤鸭制作技艺逐渐发展,对于烤鸭的口感和味道有了更高的要求。
3. 元朝时期:烤鸭的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人们开始采用果木炭火烤制鸭子,这使得烤鸭的口感更加香醇。此外,烤鸭开始成为宫廷御用的美食。
4. 明朝时期:烤鸭在北京发扬光大,成为地方特色美食。明朝的皇帝特别喜欢烤鸭,于是烤鸭的制作技艺在北京得到了迅速发展。著名的“便宜坊”烤鸭店就在这一时期诞生。
5. 清朝时期:烤鸭的制作技艺进一步完善,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烤鸭店,如“全聚德”、“挂炉鸭”等。这些店铺不仅传承了古代烤鸭的制作方法,还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烤鸭的口感更加鲜美。
6. 现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果木烤鸭的制作工艺得到了更为精细的改进。现代的果木烤鸭在保留传统烤制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枣树、梨树、苹果树等多种果木进行烤制,使烤鸭的口感更加多样化。此外,烤鸭的吃法也变得更加丰富,如鸭肉卷酱、鸭骨煲汤等。
综上所述,果木烤鸭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中国烤鸭制作技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历程,其中凝聚了中国厨师们的智慧和匠心。
果木烤鸭
始创于公元1864(清同治三年),是北京烤鸭的杰出代表,餐饮企业的金子招牌,具有传统的饮食文化基础,经历了几代人的艰辛,以一炉百炼的火,铸就了经久不衰的辉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