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郫县豆瓣酱炒菜,无论是什么菜,都必须先把郫县豆瓣酱剁细,然后放在熟油中炒(熟油就是煎过不会冒烟的植物油以及猪肥肉猪板油熬出的熟猪油),而且要炒出红色,然后下入食材,如肉片,肉丝,鱼,鸡等主要食材,这样才能使郫县豆瓣酱的香味进入到食材中,充分和食材的香味融合。如多数食堂炒大锅菜回锅肉时,都没有把郫县豆瓣酱剁细,炒出的回锅肉中能看到豆瓣的“瓣”,由于豆瓣酱的香味没有和五花猪肉充分融合,味道就不正宗。所以好厨师在用郫县豆瓣酱不论是炒菜还是炖莱,还是红烧,都会剁细,不会省略这一步的。在川菜家常味的菜谱中,用郫县豆瓣酱最多,如麻婆豆腐,豆瓣鱼等菜式中,都强调必须剁细!
我喜欢用郫县豆瓣酱烧菜。
主要得益于它特殊的口感。纯天然发酵,不加香料,保持食材本身的纯正味道。辣味,咸味偏重。
如果想淡化辣味,我采取的方法是,用热油把豆瓣酱煸香,让辣味出来,再放五花肉煸香,让郫县豆瓣酱的酱香,进入到五花肉里面。再放上青辣椒,大蒜,洋葱翻炒,放少许糖,辣味就不会很重了。非常好吃的一道家常下饭菜。
多加水 多放料 买的时候买那种微辣的豆瓣酱
郫县豆瓣酱具有的香辣味,是一般辣味调味品所不具备的,在火候的作用下,与其他调味品进行了最佳的结合,使菜肴的整体口味具有明显的咸中有辣、辣中有香、香中有鲜、鲜辣结合、辣而不燥的特点。
然而,这需要把豆瓣酱炒出香味来做保障,它要受着火力、油温、油量的影响。
火力是指豆瓣酱在开始下锅时,火力不应过大,只要能够把锅烧温热就可以。
油温是指豆瓣酱在炒制时,切勿热油下锅,油的温度要低一些。温油下锅,可以使豆瓣酱在慢慢加热的状态中炒熟。
油量是指豆瓣酱在炒制时,所用的烹调油的量是不应过多的,其原因有二:
一是较多的油量很容易使豆瓣酱置于炸的状态中,如果油温再较高,很容易把其炸煳,油量过多,还会把豆瓣酱香辣之味冲淡。
二是油量过多,豆瓣酱的炒制火候就难以掌握。只要油量能把其炒散炒匀也就可以了。过多的油量很容易使其形成水油相混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中所炒制的豆瓣酱,很难构成酥香的口味口感。
正确的炒制方法是一种煸炒的火候,原料处在炕的状态中慢慢地把水分炒出来,但并不是所有的水分全部炒出来,只要见豆瓣酱出现吐油和不粘锅的现象时,就不要再继续炒了。油量过多,是不会形成吐油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