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买回的整个新鲜牛键子切成十厘米左右的大块,放在冷水里浸泡,反复换几次水,把血水充分泡出;
2、之后用6—8两料酒、6—8两酱油(以个人口味而定,喜欢味道重的就多放些酱油)、几片香叶,一包超市买的酱肉调料、几片生姜,不需要放水,再泡一小时以上;
3、最后放大火上烧开,改用小火慢炖,不用高压锅,慢慢炖出来的味道更香;
4、炖好后自然放凉,之后放入冰箱冷藏。每次取出一块切成片直接食用
1、食材:牛腱子肉2000克。调料冰糖50克,生抽200克,精盐25克,料酒10克,葱段20克,姜片15克。香料包1个(内装桂皮10克,八角5克,草果4只,甘草5克,花椒10克)。
2、将牛腱子肉切成大块,放入清水中浸泡洗净。
3、锅内放入清水4000克,放入牛腱子,逐渐加热烧沸,烫透捞出。
4、锅内放入适量清水,加入所有调味料和香料包,烧开后煮10分钟,再将烫好的牛腱子放入锅内,用小火酱至酥烂即成。
酱汤,是用酱油为主调成酱色汤,加些具有芳香味的药料(花椒,大料,桂皮,草果,山奈,肉蔻,白芷,砂仁,茴香,丁香,香叶,甘草之类)。用这种汤煮熟的肉就称为酱肉,煮熟的鸡就称为酱鸡。。。。这种汤用完之后要撇油,打沫,沉淀或过滤,久而久之就成了“老汤”,南方称为“老卤”。
根据不同风味的要求,酱油的调制配方也各有不同,有的不放酱油,有的用糖色或“红曲粉”作为增色剂,有的加硝酸盐(俗称硝)用做增色,增鲜,防腐剂。做好酱菜的烹制主要在于酱汤的调配和火候的运用。酱汤的调配主要在于对调味料的最佳选择,比如酱油,用老抽,特母油当然要比普通酱油质量好,用“红曲粉”就比用“红曲米”的效果好。对“药料”中的香料选择,要根据个人的口味要求和原料的性质进行合理地搭配,如有人不喜欢大料,丁香,桂皮的味道,就可以不放或不放;山奈,草果除膻的效果好,酱制牛,羊肉时就应多放一点,酱制猪,鸡肉就应少放一点。酱汤中香料的使用一般都在5-10G,香料过多会影响原料本身的鲜香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