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我们买回来粽子自己煮,大多人说20分钟就好了,其实那是针对买熟的粽子而言的,生粽子煮的时间长短与制作过程有很大关系,不过一般见意最少煮1个小时为好。
2、煮粽子最快的方法:
1).粽子很难熟,可以用高压锅煮比较省时省力,煮粽子一定要在水滚以后才能放入粽子,并且水面一定要浸过粽面,不然没被水浸着的粽子无论如何也煮不熟的。
2).高压锅大火烧沸,当蒸气开始冒出时将压力阀盖上,再转中小火煮30分钟,然后关火焖20分钟,最后将压力阀取下,将锅内的蒸气完全放出即可;如使用普通汤锅煮制,水开之后中火还需煮制2小时以上。
3).在煮粽过程中如需加水应加入沸水,而不要添加冷水。
4).煮好以后趁热取出。吃时打开粽叶,粽香扑鼻,入口油而不腻,糯而不粘,成甜适中,香嫩鲜美是为上品。
最后提醒有容乃大糯米热量偏高,每次不宜食用过多。粽子大多用糯米做成,缺乏纤维质,黏度高、不易消化。因此在做粽子时,加上一些杂粮米或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等,可减少肠胃负担。
煮粽子的时间因粽子的大小和种类而异,以下是一些粽子煮的时间参考:
糯米肉粽:将糯米放入蒸锅中蒸熟,同时把用鲜肉、五花肉等包好的肉馅粽子加入同一锅中蒸煮。通常需要煮1-2小时左右,至粽子变软烂,糯米外皮煮透。
红豆粽:由于红豆已经熟透,所以只需要将包好的红豆粽子在开水中煮沸,15-20分钟即可。
咸鲜肉粽:咸鲜肉粽的煮制时间需要根据粽子大小适当调整。普遍情况下,直径在10厘米左右的粽子需要在开水中煮40-60分钟;若为大型肉粽,需要煮制更长时间。
需要注意的是,在煮粽子时,应该确保足够的水量和充分的搅拌,防止粽子黏在一起或糯米未煮透。同时,还要保证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高温引发烫伤事故。
粽子需要煮约1.5至2小时。
这是因为粽子的主要原料——糯米需要充分煮熟,同时粽子的包裹物也需要充分煮熟,以确保口感和卫生安全。
如果煮的时间不够,粽子会有生硬的口感,而且可能会有细菌残留,对人体健康有害。
因此,为了确保粽子的口感和卫生安全,煮粽子的时间需要充分,一般建议煮1.5至2小时。
当然,具体的煮粽子时间还需要根据粽子的大小和材料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半小时~1小时时间
粽子煮多长第一种说法得要看你包的粽子有多大,而且跟棕叶包的紧与松也有很大的关系的。一般包粽子要是包红豆和花生,就要泡久的一点,糯米泡半个小时就够了,这样一个红豆花生粽一般用高压锅上汽后蒸一个小时就可以吃了。
第二种说法是用高压锅煮中火煮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就可以,因为粽子煮久了容易把粽子煮破。另外,如果家里没有高压锅,包的紧一点时,一般需要煮2个小时粽子里面才能熟透,不然中间容易夹生,吃起来会一粒粒的是感觉。如果包的松那么粽子也会熟的快一点,一般煮半个小时就足够了。
粽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式食品,通常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制成,然后用竹叶包裹并煮熟。煮粽子的时间取决于制作粽子的方式和大小,一般可以煮30分钟到2小时不等。在煮粽子之前,需要先将水烧开,然后将粽子放入锅中,再加入适量的盐和姜片等调料,然后慢慢地煮至熟透即可。煮粽子的时间过长会导致粽子过软,煮的时间过短则会导致粽子未熟。因此,在煮粽子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粽子煮得刚刚好。